盛夏的阳光洒在长春南湖实验中海小学的孩子们脸上,他们的笑脸沾着泥点,透着满满的活力。三天两夜的研学活动,孩子们走出教室,跑进山野,跳进溪流,睡在星空下。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好奇心,探索世界,学会团结,还懂得了劳动的意义。这场活动,成了他们成长路上最难忘的一课。
孩子们站在山坡上,听到“山顶挑战赛开始”的口令,个个眼睛发亮。他们钻过低矮的障碍网,手掌蹭着草地,顾不上疼。翻障碍墙时,有人垫脚帮忙,有人伸手拉一把,喊着“加油”冲向终点。没人计较名次,汗水和坚持就是他们最好的奖励。
水面上,孩子们第一次坐上皮划艇,手忙脚乱地划桨。水花溅到脸上,他们笑得更开心。从一开始手抖,到后来稳稳当当划出直线,他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。射箭场上,拉弓瞄准的瞬间,孩子们屏住呼吸。教练说,射箭不只是比准头,还得学会专注和谦逊,孩子们听完,若有所思。
大自然就像一本活的教科书。孩子们拿着纸和笔,把叶子的脉络、石头的纹路拓印下来,像在抄写大自然的诗。金属探测器发出“滴滴”声,他们蹲在地上,认真分辨信号。有人挖到一块小铁片,举起来欢呼,像是发现了宝藏。探索的乐趣,就在这一刻变得真实。
泳池边,孩子们围着图纸,七嘴八舌讨论怎么造船。他们收集废旧水瓶,争着说“再加一个,船才浮得起来”。从画图到组装,每一步都靠团队配合。船下水的那一刻,载着人真的漂起来了,孩子们欢呼得差点把蜻蜓吓跑。这不是简单的游戏,而是学会了从“我”到“我们”的转变。
田垄间,孩子们第一次挖土豆,手指拨开泥土,看到土豆露出头,眼睛都亮了。他们学着农民的样子,小心翼翼把土豆挖出来。烤土豆的香气飘出来,有人咬一口,笑着说:“这土豆比家里的好吃!”劳动的辛苦,换来了满满的成就感。
洗衣服的时候,孩子们一开始手忙脚乱,衣服拧不干。后来,他们学会了叠得整整齐齐。揉面团时,有人被粘得满手面粉,急得直跺脚,但慢慢就掌握了力道。搭窝棚时,为了让屋顶不塌,他们一遍遍调整树枝的角度。这些小事,让他们明白了“干活得有耐心”这个简单的道理。
中国在这类活动中,展现了对教育的用心。研学活动不只是让孩子们玩,更是通过实践让他们学会做人、做事。这种教育方式,正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。它不仅让孩子们更了解自然,也让他们更懂得如何面对生活。中国用这样的方式,培养着一代又一代有担当、有梦想的年轻人。
龙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